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把元旦訂為「人類日Humanity Day」》

 《將元旦訂為「人類日Humanity Day」》

今天元旦。個人求知識、做學問的態度一向是研究問題,不分學科,因此個人雖學習哲學史上對宇宙物萬事萬物、人文古今的說法,但同時也涉獵宇宙的科普知識,這導致個人是哲學界極少數同時對兩者都有相當了解的人,個人今日的主張是以天體物理學取代形上學,即哲學必須把形上學淘汰。

「宇宙中人類的必然命運」
在20世紀天體物理學家對於已138億年歷史的宇宙狀態有不同見解,先是認為宇宙會維持現狀,後來認為宇宙會縮小,或會繼續擴張,及其他看法。1999年有兩位天體物理學家各自測量宇宙擴張的速度,結果發現宇宙仍在加速擴張中,如今這已成為天體物理學家的普遍看法。也就是星系(galaxies)相互遠離,宇宙內的物質越來越稀薄,越來越冷,越來越黯淡,月暗星稀,宇宙寂廖,乃至最後進入大凍結(Big Chill or Big Freeze)。


可觀測到的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直徑約為930億光年,在這宇宙內大概有2000億個星系(galaxies),宇宙目前估計為可觀測到宇宙的250倍。

我們所在的銀河星系(Milky Way Galaxy)直徑介於15萬光年,星系內大約有2,000億顆太陽這種恆星,及至少也這個數量的行星。

在太陽系(solar system)內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最近時相距5400萬公里,最遠時相距達4億公里,NASA計劃在2040年前後送人去火星,估計單程要花10個月。個人認為即使在未來,人類也走不出銀河星系(galaxy)。

與銀河星系最近的是仙女座星系,它正與銀河星系接近中,估計50億年後兩星系相撞,太陽系可能被甩出星系,也可能屍骨無存。

太陽本身將在約40億年後燃燒的能源將用罄,老去的太陽將膨脹到金星的位置,地球當然被烤焦。


以上是講長期必然發生的事,此外還有難以預測的、隨時可能發生的與短期會碰到的對人類威脅。

「隕石撞擊、伽瑪射線、超新星爆炸、氣候變遷等近期危險」
對地球的威脅有許多是難以預測的,例如小行星(隕石)撞擊、伽瑪射線、超新星爆炸等威脅。從宇宙的視角看,地球終將被摧毀,人類物種會滅絕。

世界著名氣象研究單位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類已進入氣候變遷的未知領域,因此未來的災難生死未卜。其他人類製造出來的核彈、AI等,危險難估。5年前去世的劍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認為人類自救只剩下約一千年的時間。

「五次生物大滅絕」
根據古生物化石與地質等地研究,在地球約45億年的歷史上已歷經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其中第一次是4億多年前的一次伽瑪射線(gamma ray)事件摧毀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層,任何只要在距離地球約6千光年處發生一次伽瑪射線事件且射向地球,就可能造成大滅絕,雖然這機率極低;第五次是6600萬年前一顆隕石撞擊地球造成的恐龍絕種事件;伽瑪射線與隕石在前面皆未談及。地球史上五次大滅絕事件之外還有約二十次次規模的滅絕事件,許多發生的原因不明,這些滅絕事件使得曾經在地球上出現過的生物中98%以上都已滅絕。

基本上,當代自然科學對於太陽系、銀河星系及宇宙的認識還非常少,所以還有許多潛在未知的危機。

「人類是在大災難之間的寧靜期出現的」
人類物種是在上一次恐龍大滅絕事件之後災難之後的「寧靜期」在地球出現的,所以短短幾千年歷史的宇宙新生兒人類,對於有138億年歷史的宇宙所知極為有限,人類歷史是以管窺天,夏蟲不足以語冰。五次大滅絕平均數千萬年出現一次,按此頻率,上次是在6600萬年前,下次可能2000萬年內發生。

歷史上哲學家、思想家對於宇宙的思想,包括中國傳統的宇宙和諧、天人合一、萬法圓融思想,以及人類幾千年歷史記載的寧靜、和平的天象,都是對於「寧靜期」的太陽系做成的,這些樣本對於宇宙的真相不具代表性。

人類是在太陽系的「寧靜期」才有機會出現的物種,即使如此,宇宙對於人類還是個危機四伏的場域,宇宙對人類充滿敵意,宇宙大象不在乎踩死人類這隻小螞蟻。人類有如「誤闖高速公路的嬰兒」,在前後車之間,或在前一災難與後一災難之間幸運短暫存活,這個嬰兒必須快速長大,才能靈活跳動於快速行駛的車輛之間。

「星際遊牧民族」
人類不被滅絕唯一有微小希望的方式是變成「星際遊牧民族」(interstellar nomads),從一個星球逃到另一個星球、另一個恆星系、另一個星系(galaxy),如具這能力或許有短暫延長生存的機會,否則人類物種滅絕是必然的事。

有些人可能認為星際移民是「科幻」,認為其真實性還不如《封神榜》、《西遊記》等神話;至於在文學院被洗腦過的人則可能認為星際移民的真實性不如《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或不如與當代科學擦身而過余英時的《(論)天人之際》。個人倒是認為,這些著作把科幻與科學顛倒了。

最著名的科普專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曾說:「地球生物大滅絕是規律,存活倒是例外!」我們要相信不知道當代發現之古人的說法? 還是相信當代科學家的?

「科學家沒有科學精神」
不可否認許多自然科學家相信宗教,個人認為他們是學科學,但沒有學到「科學精神」,即分不清真假,與在求知過程中沒有帶來磨利他的思維能力。如他們好學,他們也有可能是被基督教的目的論論證(Teleological Argument)、托馬斯阿奎那的五路論證(Aquinas' Five Ways)、安瑟倫本體論證(Ontological Argument)等,以及佛教理論等迷惑。

「人類日 Humanity Day」
元旦時間朋友間相互祝福新年,主流媒體報導世界著名地標施放煙火。個人認為,這天人類宜思考人類即將滅絕的命運,故個人自2022年起將此日「人類日 Humanity Day」。




歡迎到個人這個臉書粉專按讚。(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299964968)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01 Jan 2025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藝術、音樂與語言的表述能力》

 《藝術、音樂與語言的表述能力》

 

藝術與音樂表述的能力是比較模糊的,所以欣賞者常不知澎湃在創作者心理的具體感受與心境,這種模糊性也使得對它們作品之傑出性判斷的困難灰色地帶比較寬,這些是感性的特質,感性是人的動物性。藝術與音樂的震撼性與細膩性不會大於文字。

 

各歷史文化由理性發展出的文字是最精細的單一表述工具,它還能表述mind抽象思想的層次性;沒有文字人類不可能產生文明。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0 Nov 2024

藝術、音樂與語言的表述能力

有感於藝術品拍賣。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演化論日」嘆命途多舛的演化論與偽學術氾濫的文科》

 演化論日」嘆命途多舛的演化論與偽學術氾濫的文科》


24日是「演化論日(Evolution Day)」。達爾文在1838年時已對外表達自然淘汰選擇、適者生存的理論,但因為教會的威脅遲遲不敢發表,《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這本歷史性鉅著直到1859年11月24日才出版。此書出版後果然遭到基督宗教的攻擊,因為它挑戰了聖經的「神創論(Creationism)」,以美國為例,就個人所知在1920年代美國各州教會以各種方式阻撓學校教授達爾文理論,曾有37個州嘗試立法或立法,其中田納西州的法律直到1967年才廢除。1997年起11月24日被訂為「演化論日」,而後聯合國跟進。「演化論(The Theory of Evolution)」也有譯為「進化論」。


個人認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為物理學的愛因斯坦、生命科學的達爾文、心理學的弗洛伊德與哲學的康德;基於政治學重要性的理由個人認為應選一人,但個人沒有選的能力。

個人認為所有知識都要按照,至少不違逆上述幾個理論。其中自然科學的證據與理論本身沒有問題,不過伽利略地球繞日理論所受到教會迫害干擾歷史到達爾文演化論雖已不再那麼嚴重仍持續發生,教會今仍持續以沒有證據的方式曲解它;也有許多科學家在走到自然科學以外的領域,相信宗教及具反愛因斯坦與達爾文理論形上涵義的學問,個人認為這些人是學科學卻沒有「科學精神」。社會科學的主要學問沒問題,但歷史、文化、民族、民俗等學科在碰到宗教與形上預設時也出現同樣問題。至於一般的人文藝術學科,個人認為超過半數是「偽學術」、「學術誤區」、「殭屍學術」、「災難現場」、「犯罪現場」;民國以來只有在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時期對故紙堆有些反省,之後百餘年不見批判火焰。

個人建議人文藝術學院增加科普課程,學宇宙物理學、演化論、物種滅絕史、弗洛伊德無意識理論與認知科學,全部課程濃縮成為四、五個學分即可。個人認為,「最容易被騙的是(自己騙)自己」,「演化論」是明顯的例子,高中程度的人都聽過它,但許多人卻把它當耳邊風,思想矛盾,沒有深入思考過。

基於愛因斯坦與達爾文理論的重要性,在「演化論日」之外,個人建議增加個「人類日(Humanity Day)」,因為按照天體物理學,宇宙是個殺戮戰場,太陽系、銀河星系乃至更大範圍未來將發生劇烈變化,且必然衰變毀滅,脆弱且渺小的人類難逃滅絕命運。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4 Nov 2024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人的身體會變老 但心理不會》

 《人的身體會變老但心理不會》

 

人的身體會老,但心理或精神不會老;人的body自然衰變,但mind不衰變。人對自己年紀大的感知都來自外在環境,譬如在有時看到兒孫長大、自己填寫的年齡、日曆等的感受。

 

年紀好像一個game,「年紀game」,game中人扮演不同年紀的角色。年老的人有時突然發現自己身陷在一個被分配扮演老年人色的game中,對這個角色與game非常不適,甚至憤怒,因為覺得自己年輕不適合演這角色,畢竟這角色是給老年人的,而自己一向年輕,也一向相信自己會永遠分配演年輕角色,這次不知是哪裡出了錯派錯了角色,應該會改正錯誤,改正後就會恢復自己一向的年輕角色了。


年紀也好像個面具,老人對自己臉上的面具很無奈,突然有一天發現它飛上了自己的臉,而它還像鐵面人的面具一樣摘不掉,很希望眾人知道自己面具下的真實容貌,也認為這究竟是個面具,總有脫下的一天。


Mind沒有天生的年齡感,但有內建的時間流逝感,這時間感可能是和期待是相對的。小孩盼望長大覺得時間過得慢,二三十歲的人可能開始覺得時間以幾何級數速度流失,面對死亡威脅老年人則可能覺得時間流速超過幾何級數。時間流速感與自己日曆年齡的認知雖然速度不同,但至少還同方向。反之,mind不但不跟隨body變老,還對body的老衰現象視如不見,「老人在鏡中看到的多是自己而不是自己老化的容貌」。

 

人有理性與感性二運算器,感性是人的動物性。人對自己日曆年齡的認識是理性運算的結果,感性則無法運算人的年紀。感性對年齡的感覺可能自二十幾歲起就與理性失調了。理性糾正感性的能力與把握現實的能力則不斷地受到考驗。

 

感性上,人覺得自己不會老,因此覺得自己日曆上的年紀是件不真實的事,是個謊言,暗地想,在下一場或下幾場game中自己又回到演年輕的角色中,也可能在下次醒來時發現自己又青春奔放了。

《人的身體會變老但心理不會》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7 Nov 2024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80年來首次台灣文學院改革;學院內其各學問在人文社會(科)學內的定位》

《80年來首次台灣文學院改革;學院內其各學問在人文社會(科)學內的定位》

文科生不受重視的主要原因個人認為不是因為文科的領域不重要,而是因為文學院內有許多偽知識,使文科不能舞動現實。台灣的文學院必須進行80年來的首次改革,典範偶像中老子、禪宗與金庸必須趕下神壇。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文學院課程,重中之重是增加科普課程,這只是增加部份科普知識,並非學習各學問的核心課程,在物理學領域個人建議修兩個學分的天體物理學(宇宙學),在生命科學領域建議修一個學分的演化論與物種滅絕史,最後在心理學領域建議修一個學分的弗洛伊德無意識理論,總共增加四個必修科普學分。為什麼文學院偽知識橫行與誤區多?簡單說是因為老師也不具備這四個學分的知識;只要學會這些科普知識,偽知識立即灰飛煙滅。這主要問題也存在於歐美國家的文科教育中,不過東亞國家文學院的問題特別嚴重。

人文學科的內容沒有不涉及社會的,因此從整體人文社會(科)學來看可把文科看得更真切。人文社會(科)學各學問個人認為依其深度可分為四個等級,其中深度第一級的只有一個,就是哲學,哲學還和自然科學的關係密切,不過中國沒有哲學。人文社會(科)學深度第二級的有政治學、經濟學與法律學,另外,心理學雖然根在自然科學也宜納入第二級。回到文科,歷史學因為它的理論基本上是應用第一與第二級學問的理論,類似工學院之應用理學院的理論,所以也和工學院依樣同屬應用學科,列為深度第三級;文學、藝術與音樂的核心為感性,也列為第三級;語言學有其特殊性同樣列為第三級;至於文學院的其他科系則列為第四級。文學院各學問是整體人文社會(科)學系統內不可分割的部份,為讓這些學問能更正確地了解自己及與系統內其他學問間的關係,建議仿效德語系國家把文學院這個名稱改為哲學院。

歐美國家,包括德國,人文學科不受重視的主因是認為文科的領域不如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重要,個人認為主因是不知文科的思想有問題,必須改變思想,必須從哲學相關方面的思維改起。人文學科至今未經歷自然科學式的思想改革,尚未理性化;理性化指嚴格分辨理性與感性,有價值的感性如藝術精確地維持其地位、認清情緒價值,及以理性規範其他感性,如感性混淆理性真實的認知、情緒管理等;社會科學部份已理性化。


《80年來首次台灣文學院改革;學院內其各學問在人文社會(科)學內的定位》


大概40年前個人曾了解到海德堡大學、弗萊堡大學與慕尼黑大學這三所德國最有名的大學都有三個哲學院,而且這三校各自的三個哲學院把除了法學、經濟學與基督教神學之外所有的其他人文社會(科)學全部納入三個哲學院內,印象中大約各40個科系左右。近年,猜測可能基於管理過於龐大的理由及為與美國大學體制接近的理由,現在這三校都只剩下一個哲學院,不過,哲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各學問之間的關係不變。

德國海德堡大學的哲學院有24個科系與學程,有歷史系、宗教學、歐洲藝術史系、音樂系等。

德國弗萊堡大學的哲學院有15個科系,除一般文學院的科系外,還包括政治系、社會系、藝術史系、音樂系、跨文化系等系。

瑞士蘇黎世大學的哲學院有20個科系,除了包括一般文學院科系外,還包括電腦語言系、教育系、傳播系、政治系、人類學與文化學系、心理學系、電影系、社會學系、6個語言系等。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廣設15個學院,與人文社會(科)學有關的7個學院,其中哲學與教育學合為一個學院。


《中庸》首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中國傳統讀書人的基本思想2,500年來對這思想從未反省過

反之,法國女哲學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我認為你犯錯的地方, 就是你想像你活著(人生在世,或來到這世間)的理由應該是降到你身上(或賦予你)的, 想像是天上已定從天而降的, 事實是我們必須自己去找我們存在的理由。」(“I think that where you go wrong is that you imagine that your reasons for living ought to fall on you, ready-made from heaven, whereas we have to find them for ourselves.”) 對於中國傳統那種理所當然的想法,我們要反思;我們要根據經驗,建立知識,實際地去找為什麼我們來到世間。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9 Oct 2024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20年來台灣談高中教哲學的國家只談到法國,其實德國、瑞士、荷蘭、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法語區)等國也有;哲學課使這些國家高中生對問題的宏觀能力超過台灣的碩士》

《20年來台灣談高中教哲學的國家只談到法國,其實德國、瑞士、荷蘭、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法語區)等國也有;哲學課使這些國家高中生對問題的宏觀能力超過台灣的碩士


哲學是門通常被誤解的學問,學哲學的人也被許多人認為怪怪的,比科學怪咖還怪。近二十年來一些哲學工作者與愛好者熱衷介紹法國高中哲學課程,每年法國高中會考哲學試題也受到許多關注,這件具體關注某科考試試題的事不尋常,為什麼他們會關注這件事?

我們就來看看今年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哲學考題:科學能滿足我們對真理的要求嗎? 國家欠我們什麼嗎? 大自然對人類是否懷有敵意? 藝術家是其作品的主宰嗎?(這幾題個人已在此處08/04的post中作答。)

再看2018年的考題,這年好像因為還是分組出題所以題目較多,題目如下: 文化能否讓我們更具人性? 我們可否放棄真理? 所有真理都是最終確定的嗎? 我們可否對藝術無動於衷? 欲望是我們缺點的表徵嗎? 是不是必須要遭受不公才能瞭解何謂公正嗎? 經驗會騙人嗎? 我們可否控制技術的發展?

看過這些試題的人應該會覺得它們是有意義的問題,甚至會肯定哲學的重要性,於是我們了解了每年有人關注法國高中會哲學試題的理由,也發現學哲學的人一點也不怪。

從題目看它們是各學問的基本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常常在該學問中並不被討論,這兩個特質也是哲學的特質。事實上個人認為哲學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並與自然科學有密切的關係,個人把人文社會(科)學依深度分為四級,其中第一級只有一個,就是哲學,不過,個人主觀認為中國沒有哲學(見圖一)。







台灣在過去談在高中開哲學課的二十多年間僅談到法國,其實高中教哲學的國家就個人所知還有德國、瑞士、荷蘭、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法語區)等國,可能還有其他歐洲國家,因為個人缺乏這些國家的資料。哲學在台灣被許多人懷疑,僅就哲學在許多歐洲國家高中開課這件事,台灣人就必須重新審視哲學。

在台灣的高中設立哲學課程這件事在十年內不太可能實現,但如果這件事正確,就要往這方向走。當務之急之一是大學哲學系需做大改革,這問題具體看其實是整體文學院的問題,個人認為台灣的文學院還停留在清代的「太學」模式,未如自然科學進入「大學」模式,文學院與時代差肩而過,是個誤人子弟的「殭屍學院」。哲學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辨別真實與虛幻,為讓文學院學的是真實的東西不是幻想、對社會更有貢獻及給文科生美好的前途,個人首先建議文學院學生必修自然科學課程,這不是要他們學物理學、生物學與化學,這負擔太重、不切實際,個人建議學習重點在物理學部份修兩學分的天體物理學(天文學),在生物學部份修一學分的演化論與物種滅絕史,與在心理學部份修一學分的弗洛伊德無意識概念,也就是總共修四學分的自然科學。不論高中是否教哲學,哲學系與文學院的課程必須改革;有改革,高中開設哲學課程才有更大的意義。在哲學系內也要達到半數的人考慮傳統中國可能沒有哲學的狀況;物理系不會開中國物理學的課,哲學系也不需開中國哲學課。至於高中哲學課程所需師資的培養也是件大工程。

目前台灣高中設立哲學課程的想法不切實際,但也可做些其他相關的準備,在近四個月內個人談過些相關問題,這包括06/17日談台大醫學系宣佈入學將採計社會科事與希望未來培養出「醫師哲學家」的理想,07/21日談台大經濟系入學將採計物理科事;08/04日個人作答今年法國高中會考哲學試題;06/10日提出人文社會(科)學的四個等級理論,08/25日以此四等級理論批評陽明交大是三所開設不分科人文社會學學士班學校中課程設計最差的;06/29日主張廢除三所大學的哲學系,這篇創個人最多讚數記錄,221個讚,也引來三位哲學教授參與討論。

台灣二十年來談高中的哲學課,就個人所知只談到法國,如上文所述其實還有許多歐洲國家如此,在此處個人將填補一些這方面知識的空白。

歐洲各國學校教育傳統有宗教課,傳統文化的改變是非常緩慢的。就個人所知在德國可以上世紀九十年代做分野,在此之前如果高中職學生父母出具不願子女上宗教課的聲明其子女就可免修,所以雖有宗教課但在上世紀某些時期不是必修。從九十年代起德國高中職開設倫理學課或哲學課作為代替宗教課的選項,並將這些提昇為必選課程,個人猜測這趨勢或多或少也存在於東歐以外的所有歐洲國家。至於倫理學或道德學,它是哲學的一個重要領域。

個人看了些德國文理高中(gymnasium),也就是普通高中的課程,因為個人找不到高職部份的資料,所以以下只談德國文理高中的哲學相關課程。

德國與美國一樣政治制度是聯邦制,地方擁有較大權力,這導致各州文理高中課程有些差異,不過這差異不大。德國各州普通高中哲學或倫理學是必選課程,個人將這分為下面三類:

第一類是「宗教/倫理學」課程二選一模式,採用的有巴伐利亞州(Bayern, 慕尼黑市所在州)、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 海德堡與弗萊堡二最古老大學所在州)、萊因蘭-法爾茲州(Rheinland-Pfalz)、薩蘭州(Saarland)、薩克森州(Sachesen, 台積電半導體廠德勒斯登市所在州)、圖林根州(Thüringen)、薩克森-安哈特州(Sachsen-Anhalt)等州。這些州多數也有開哲學課。(見下圖)

Bayern 巴伐利亞州



 

Baden-Württemberg, 巴登-符騰堡州


Rheinland-Pfalz, 萊因蘭-法爾茲州



Saarland, 薩蘭州


Sachsen, 薩克森州


Thüringen, 圖林根州





第二類「宗教/哲學」二選一的州市,有漢堡市(Hamburg)布萊梅市(Bremen)等。

Hamburg, 漢堡市


Bremen, 布萊梅市


第三類「宗教/哲學/倫理學」三選一的州,有北萊茵州(Nordrhein-Westfalen,科隆市所在州)黑森州(Hessen法蘭克福所在州)

 

Nordrhein-Westfalen, 北萊茵州


Hessen, 黑森州

此處圖片取自維基百科,在各圖片第一行網址最右處可見到州名。
有些州未被歸類列入,原因是個人所見資料不全。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6 Oct 2024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自由與主體性》

 《自由與主體性》

什麼是「自由」?動物有自由嗎?動物只是它體內原生欲衝動、需求、衝動等的執行工具,例如它不會為了什麼想法拒絕進食。電腦當然也沒有自由,它只會執行指令。人類也有天生的衝動、欲望、需求等,但人類會對這些「反省」,人類不止是個這些天生欲望的執行者或實現者,人類還會做些反對這些的事,這種不理會各種欲望、從這些慾望的限制中或從做這些慾望的工具中「解放(liberate)」出來、解下桎梏枷鎖的現象就是「自由(liberty)」,解下奴隸的枷鎖就是變成自己的「主人」或說就擁有了「主體性」。

人類除了能對抗既有的慾望、需求、衝動與求生欲等,還能計劃自己的未來,甚至設定價值、目標、理想與規範,主動地節制自己各種天生的慾望,甚至不顧天生強大的求生欲,至此人類更鞏固了自己的「自由(liberty, freedom)」與「主體性」。「自由者」也必須「自律」,自我節制,因為如果對於慾望不能自我節制,人其實還是慾望的工具。AI會按照邏輯生成許多過去資訊以外的東西,與另一層次(level)的東西,但這些逃脫不了過去資訊邏輯的限制,並不是橫空出世的創造。

唯人類有「自由」與「主體性」或是個「主體」,動物、電腦與物質等則沒有,也不是「主體」。人類未必是萬物之靈,但人是萬物中唯一有「主體性」的存在物,人類是宇宙間珍貴物種,也許未來可發現其他有主體性的物種,那他們也是珍貴的。

人類因為有「主體性」,所以有「尊嚴」。「主體性」的人類甚至死了,在他的「主體性」喪失了,他的遺體還是要鄭重地埋葬,這是「尊嚴」的邏輯。

對於有「主體性」或有「尊嚴」的人類必須「尊重」。個人給道德下的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主體性」,個人給道德下的次佳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尊嚴」。

根據當代天體物理學,人類物種未來幾乎難逃滅絕命運;人類可能不是萬物之靈,但人類是萬物中唯一擁有「主體性」的物種,努力保護有「主體性」的我們自己免於滅絕的命運是人類社會的終極任務。

下圖片為2021年製作,上文為今日所寫。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Oct 2024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薛西弗斯推石 反映的人生與人類絕望處境》

《薛西弗斯推石 反映的人生與人類絕望處境》

做學問要不斷往深度挖掘,要儘量追問到最深的問題,這是哲學這門學問的性質,人生也要承載人類整體的命運;人生要有格局。
哲學家卡謬說: "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就是自殺"。他的意思是人出現在宇宙是件荒謬的事,人類是荒謬的存在,人生本無意義。視哲學為研究死亡的學問是哲學的傳統之一,但哲學不只是研究死亡。
在《薛西弗斯的神話》一書中,卡謬述說薛西弗斯被神處罰把大石頭往山頂堆,但每到接近山頂時石頭就滾回山下,他下山再一次把石頭往山推,石頭再滾下來,他再度往上推,就這樣不斷地重複,他繼續做這無意義的事。卡謬把人生比喻為荒謬而無意義的事再擴大,擴大到認識薛西弗斯荒謬的處境;但在無意義行動中可找到人生意義、他的自由,甚至快樂;每當薛西弗斯從山底再度開始推動石頭時,他是再度向神挑戰,他的反抗精神與尊嚴可說上與天(神)齊。
個人認為這神話不只是描述人生,還可擴大為描寫人類,人類在宇宙的出現事件荒謬的、無意義的、混亂的,自相矛盾的事。上與天齊。所以,個人主張拯救人類使人類物種免於滅絕的命運是最重要的事,是人生的目標,是人的承擔。這可能是無意義的行動,但人類物種要有這種反抗精神。
中國哲學或中國思想的天人合一思想對宇宙的認定從開始就錯誤。卡謬說: "All great deeds and all great thoughts have a ridiculous beginning"。認識問題與解決問題必須從知道宇宙真相與人生是荒謬的事實開始,這是重要的開始,有這基本認識才可能有偉大的、有意義的思想與崇高雄偉的功績。各文化文明的宗教與中國傳統思想都是文不對題,都不是真實偉大的思想與義行。
卡繆在《薛西弗斯的神話》(法語:Le Mythe de Sisyphe;英語:The Myth of Sisyphus)中,從作為哲學問題的自殺,以及自殺映射出生活中的荒謬開始談,再以古希臘薛西弗斯的神話進一步闡述此處境。卡繆認為,人渴望尋求一切的意義,統一和清晰,世界卻充滿著不可理解,這種人與世界的對立就是荒謬。卡繆提出的問題是:荒謬在怎樣的程度上導致了人的自殺?人能否帶著荒謬義無反顧地生活?
(個人在8/19日已有一篇卡謬的發文。)

以下推薦圖片,但不刊出。
圖六"卡謬說: I leave Sisyphus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One always finds one's burden again. But Sisyphus teaches the higher fidelity that negates the gods and raises rocks. He too concludes that all is well. This universe henceforth without a master seems to him neither sterile nor futile.Each atom of that stone, each mineral flake of that night-filled mountain, in itself, forms a world. The struggle itself toward the heights is enough to fill a man's heart. One must imagine Sisyphus happy.",網址: https://www.azquotes.com/quote/348304
圖七"卡謬說: "All great deeds and all great thoughts have a ridiculous beginning",網址: https://www.azquotes.com/quote/549348?ref=myth-of-sisyphus
圖八"卡謬說: “What, then, is that incalculable feeling that deprives the mind of the sleep necessary to life? A world that can be explained even with bad reasons is a familiar world. But, on the other hand, in a universe suddenly divested of illusions and lights, man feels an alien, a stranger. His exile is without remedy since he is deprived of the memory of a lost home or the hope of a promised land. This divorce between man and his life, the actor and his setting, is properly the feeling of absurdity.”,網址: https://www.quotescosmos.com/....../Albert-Camus......
圖九"沙特說: “The Myth of Sisyphus, that it was not acceptable for the absurd person to commit suicide, but that to live, and live rebelliously, “with my revolt, my freedom, and my passion,” was the best way of both acknowledging and rejecting death.”,網址: https://quotefancy.com/....../Jean-Paul-Sartre-The......
圖十"卡謬說: The only serious question in life is whether to kill yourself or not.",網址: https://www.azquotes.com/quote/467165
圖十一"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網址: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0009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