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感性〕感性先天主要內容 - 天道或天人合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感性〕感性先天主要內容 - 天道或天人合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把天道、宗教、萬法圓融等思想趕出哲學 並淘汰形上學》

 (2024年版)《把天道、宗教、萬法圓融等思想趕出哲學 並淘汰形上學》


哲學是有深度的學問,卻不能舞動現實、帶動風潮,固然它有過深的問題,但社會大眾感受不到其功效也是哲學研究者要自己反省的。

傳統形上學基本上都具宇宙和諧、萬法圓融、天人相應、心物合一、宗教等形態,個人認為這些實是未被證立預設的向外投射。

對於這些傳統思想許多哲學研究者不知以時代新知重新檢驗,反而視傳統為權威、為經典,甚至自認可不理會實在世界,及自認可獨享幻想特權,這種天馬行空、脫離實在的現象實是哲學在現實世界無力的主因。換句話說,今人在研究傳統形上學(metaphysics)與面對新知識、新事實時,讓“meta”脫離了“physics”


尼采說:「上帝已死。」宣告基督教死亡,個人要把宗教、天道、宇宙和諧、萬法圓融、等思想趕出哲學,並淘汰形上學,個人也是宣告形上學死亡。哲學必須在新發現的真實上發展,健康地發展,理論才有力量,也才可能有深度。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改寫於 16 Jan 2024

《把天道、宗教、萬法圓融等思想趕出哲學 並淘汰形上學》

 

哲學本是有深度的學問,但卻不能舞動現實、帶動風潮,社會亦因不見其功效而對它不重視。個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傳統形上學被宇宙和諧、宗教、天人相應、萬法圓融等思想盤據,個人又認為這些實是預設的意識形態或觀念。這些傳統形上思想讓哲學研究者自認可不理會實在世界,獨擁幻想特權,這使得原本可往深度發展的哲學走上歧路,這是哲學在現實無力的主因。

 

尼采說:「上帝已死。」宣告基督教死亡。個人要把宗教、天道等思想趕出哲學,同時淘汰形上學,宣告形上學死亡,讓哲學在沒有特權的情況下往深度發展,有益人類社會。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6 Jan 2022









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陳立民自2016年以來主張「淘汰形上學」

個人大概自2001年起就主張廢除哲學的分支形而上學,在網路興起後也記錄在臉書上,但個人受假扮深綠的藍紅臥底者攻擊,曾兩次損失臉書帳號與許多粉專,同時也失去相關posts,自2015年起個人將部份學術理論創作製作成白底黑字圖卡。


2022年某大學哲學系所成立「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個人認其意旨也在否認(傳統)形上學不可動搖的地位。


下見目前可找到個人與淘汰形上學的相關圖卡,最早一張為2018/06/27這張,此處還可見後續三張圖卡,從圖卡看,個人比此「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早了四年。今日google「淘汰形上學」,排名前兩名的是個人的,google圖片則有一半是個人的,其實大概自2018年以來個人都是排名第一。

淘汰形上學


廢除形上學,淘汰存有論。



淘汰形上學。



廢除形上學。


陳立民 Chen Lih-ming (陳哲)


所有心情:
李明郎、Rie Imaho和其他6人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人類原初的、人之動物本性的認知方式不是接受式的、空白的,而是投射燈式的、投射特定意義模式的,其投射的主要意義模式是由無意識的防衛機制產生,目的在使人免於對死亡的恐懼而能存活下去,例如天道、天人合一。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Nov 2021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人類原初的、人之動物本性的認知方式不是接受式的、空白的,而是投射燈式的、投射特定意義模式的,其投射的主要意義模式是由無意識的防衛機制產生,目的在使人免於對死亡的恐懼而能存活下去,例如天道、天人合一。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Nov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