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感性思想〕中華文化開不出科學與民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感性思想〕中華文化開不出科學與民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中醫非醫學 國際認證


個人長期說,中醫非醫學,應該把中醫師抓起來。而這的根本問題在中國文化與中國思想,中國思想開不出科學與民主。現在世界醫學教育聯盟(WFME)在認證的醫學院裡把中國的中醫學院全部除名,這證明了個人的看法。下則新聞來自中國,還沒有弄清問題所在。

下架ChinaWHO醫學院名錄除名8 都是中國的
自由時報 即時新聞 2019-11-18 01:51:1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與世界醫師協會(WMA)共創的世界醫學教育聯盟(WFME),設有世界醫學院校名錄(WDOMS),被該組織承認的醫學院都會記載其中,目前中國境內有8所醫學院已被該組織除名。

根據《鳳凰網》、《搜狐網》報導,世界醫學院校名錄(WDOMS)在本月6日已經把中國8所醫學院移除,清一色全為中醫藥大學,分別為北京中醫藥大學、貴陽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雲南中醫藥大學,此舉等同於不承認中國的中醫藥大學為世界認可的醫學院。

經查證,前述的8所中國中醫藥大學,目前已不存在於世界醫學院校名錄,但該組織尚未完全移除中國境內的所有中醫藥大學,一份疑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友會做出的聲明,提到該組織只收錄開辦西醫臨床醫學專業醫學院校,不把中醫等傳統醫學列入此名錄,因此目前正在進行溝通、協調。

據悉,世界醫學院校名錄(WDMS)最初由世界衛生組織負責編纂、不定期更新名冊,統整全球醫學教育機構,並於1953年首次出版《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醫學院名錄》,最後一次出版是在2000年。中媒認為,或許是因該名錄現由世界衛生組織與其他機構共同整理,才會出現標準不一,使中國中醫藥大學遭除名的現象。

新聞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981233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中國歷史上沒有開出科學與民主 因為傳統中國沒有哲學》

中國歷史上沒有開出科學與民主 因為傳統中國沒有哲學》

傳統中國或中華文化並沒有孕育出科學與民主,系統地說,並沒有產生過任何現代的自然科學學科、社會科學學科與一些人文學科。何以如此?可能主要是因為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

中國傳統思想的核心觀念為「天人合一」或「天人感應」,這可能是一種意底牢結(ideology,意識形態);一種思想者的預設、一種理想典型,甚至是思想者的牢結、意識形態,卻從未對它們質疑、反省。希臘、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神人合一」與中國的「天人合一」具有相似的結構。歐洲自文藝復興開始才在自然科學上邁開大步,才有科技大發現,以及隨後的社會科學發展。這些發展的基礎可能是以法國笛卡兒、英國經驗主義與德國康德為代表的「理性哲學」,它不但對抗不理性的宗教,在理性程度上也遠超過傳統歐洲哲學。「只有理性能達到真與善,才具有客觀價值。」文藝復興、理性主義、啟蒙運動時代的歐洲產生了人類史上最早的哲學,這使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一些人文科學能「系統地」發展。

中國傳統思想以「天人合一」為核心,這種思想只是主體想像的投射,達不到客 體,達不到真與善。所以,我們可說傳統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因為中國沒有哲學,所以未能產生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部份人文科學。中華文化尚未歷經理性啟蒙。

「天人合一」思想與宗教思想可能只是人腦天生配備的、與實在無關的軟體內容,這些可能與人生的意義有關,或許也可用心理學解釋。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8 Mar 2018
20180318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柴契爾夫人曾說:中國根本沒有哲學家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曾說,中國對世界不可能有太大影響,因為根本沒有哲學家。在個人所知政治人物對中國的評論中,柴契爾夫人這句最有深度。

「中國有沒有哲學?」這個問題數十年來不時有人提出,當然都被中國哲學界嚴重批鬥。個人也主張「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個人對哲學有一定的看法,個人主張,「思想如果不是理性的,就不夠資格被稱為『哲學』。」因為個人認為「傳統中國思想不是理性的,只是感性的,所以傳統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個人此處所稱的「感性」是指人的動物性或人的動物性原型,譬如從佛洛伊德著作中容易獲得適當了解。柴契爾夫人「中國根本沒有哲學家」的主張,雖然她所指的是當代,但與個人的主張類似。

「理性哲學」倡議者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2 May 2017

下為柴契爾夫人上句話的一則新聞:
香港浸大校長稱毛澤東統治下中國難有哲學家】
rfi 法廣 作者 香港特約記者 鄭漢良發表時間 28-08-2013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 27 日在一次公開演說中,認同當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指 中國根本沒有哲學家的言論,因為陳新滋認為毛澤東的言行和著作,多年來對中國擁有至上權威的地位,在此環境下要產生哲學家的確很困難

陳新滋是在一個中華國學論壇的演講時,發表上述的評論。在場聆聽演講的,包括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姜瑜,以及前特首董建華任內的特首辦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

陳校長說,已故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稱,中國對世界不可能有太大影響,因為根本沒有哲學家,他表示,撒切爾夫人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以前有一段很長時間,中國人是讀毛主席的書、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當時知識分子要靜下來思考人生,尤其思考有違馬列主義的事不容易,在此環境下要產生哲學家的確很困難

不過陳新滋同時,撒切爾夫人可能不太明白中國文化,因自古以來中國有很多思想家、百家爭鳴。他又表示,自己公幹時住酒店,打開書櫃看到聖經,就想到把中國文化精華整理成書,放在全球酒店內,讓大眾出差時可以看,(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都說應該這樣做

陳新滋除了婉轉地批評毛澤東一言堂的作風扭曲了中國學術思想的生態之外,他還歸咎大陸現在黑心食品橫行,原因在於國民缺乏國學的教育。

他說,現時內地出現毒奶粉、地溝油等,連雞蛋都造假,國學應可教育下一代改善此情況。

網址: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維基百科稱針灸是偽科學;中華文化未開出科學】

Wikipedia “Acupuncture” 這一條第一段的內容如下
Acupuncture is a form of alternative medicine in which thin needles are inserted into the body. It is a key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CM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not based upo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acupuncture is a pseudoscience. There is a diverse range of acupuncture theories based on different philosophies, and techniques vary depending on the country. The method used in TCM is likely the most widespread in the US. It is most often used for pain relief, though it is also used for a wide range of other conditions. Acupuncture is generally used only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forms of treatment.
英文版見網址,不建議相信中文版: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upuncture

上文中說針灸是 “pseudoscience” (偽科學),就是不科學的,就是沒有客觀效果的。就個人所知,美國加州等幾個州有針灸醫師考試,但針灸醫師不能單獨執業,必須依附在診所或醫院中,並接受醫師的管制。在歐美其他國家大概不允許針灸醫師。

個人認為針灸是中國醫學的菁華,此菁華是偽科學,中醫中藥更如此。上文也直接說「傳統中醫的理論和實踐並不是基於科學知識」。這也是個人長期的看法。台灣有中醫師執業,個人認為是基於傳統文化,而非基於可驗證的科學事實。在歐美國家中醫都不被承認,如有人敢暗中執業,就會被抓起來。個人認為,台灣的與其他華人國家或地區的中醫都應該取消執照,如有中醫膽敢戰中執業,也應該和歐美一樣也被關到監牢裡。這一點台灣的西醫師與大部分中醫師應該都知道,只是社會大眾太無知不支持。

中醫與中藥的理論是基於形而上學,實在很可笑。醫藥學與其它自然科學一樣可以有其哲學基礎,但不會是哲學的形而上學,也不會是中國思想式的。個人長期主張「中華文化開不出科學與民主」,中醫藥就是很好的例子;個人更完整的系統主張是「中華文化尚未歷經理性啟蒙」與「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

下見個人以前製作的四張相關圖卡:
  

《傳統中國思想的兩大問題》

傳統中國思想的特質是什麼?或傳統中國思想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個人認為傳統中國思想有兩大問題。首先,「中國思想為什麼開不出科學與民主?」或「中國思想為什麼開不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與此相關的第二個問題是「中國有沒有能開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思維方式?」或「中國有沒有哲學?」。個人的答案是「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中華文化未開出科學與民主」

「中華文化尚未歷經理性啟蒙」
「中華文化尚未歷經理性啟蒙」倡議者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撰寫

「中國有沒有哲學?中國只有思想,沒有哲學。」


「中國有沒有哲學?中國只有思想,沒有哲學。」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撰寫

下則新聞報導中國與美國針灸界的反應,個人認為他們是錯誤的:
針灸是偽科學?維基百科引爭議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 2017/1/11日電〕

維基百科英文網站中將針灸定義為「偽科學(pseudoscience)」,引來超過  2500 人連署抗議。

維基百科英文網站的  Acupuncture(針灸)條目中,首段就指出,「傳統中醫的理論和實踐並不是基於科學知識,而針灸是一種偽科學」。文中引述一些對針灸的評價指出,針灸在很多情況下沒有效果。

根據法制晚報,負責營運維基百科的維基基金會的傳播經理萊恩對此回應,維基百科一般不會撰寫、編輯或是控制維基百科的內容,所有內容均決定於來自全球的志願者編輯對網站的投稿。但她說,會繼續追蹤此事件。

「針灸現狀基金會」發起請願,目的要以醫學和科學共識來糾正維基百科的針灸介紹頁面的錯誤。在請願網站Change.org上已有超過2500人簽名。

這項請願的發起者是一名針灸醫生科普曼,他告訴法制晚報,這是「反針灸宣傳」,並認為維基百科上關於針灸的說明證據不足。他還說,自己無法順利修改編輯此條目,其他編輯也有過同樣的困擾。

中國僑網引述大陸中醫針灸協會副會長李景新說,美國針灸的發展已經超過40年,在各州和全國都合法化,美國的衛生研究院也有對針灸進行鑑和說明。如果僅僅因為針灸來源於古典理論的指導,就被定義為偽科學,「那是不正確的認知」。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中國思想的兩大問題》

中國思想的兩大問題》


傳統中國思想有兩大問題。首先,「中國思想為什麼開不出科學與民主?」或「中國思想為什麼開不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與此相關的第二個問題是「中國有沒有能開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思維方式?」或「中國有沒有哲學?」。個人的答案是「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0171029)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 Arnold Bennett 一段話的圖解 】

 Arnold Bennett 一段話的圖解 

一般是把理性與感性一起談;個人認為在做深入與完整的研究時,可能在上二者之外還要加上個自我,三者一起處理。理性、感性與自我三者之間個人認為有個「同心圓結構」的關係,即自我為核心,其外第一層為感性,第二層為理性。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存在與時間》一書中 “Befindlichkeit“( state of mind)  “Verstehen”(understanding) 類似於感性與理性,但海德格未「明言」二者間的優先順序關係,以致二者似平行,更未見個人所說的「同心圓」關係。

英國小說家阿諾班奈特 (Arnold Bennett, 1867~ 1931),個人認為他對於理性、感性與自我三者間關係的認識超過海德格,當然更遠超過一般的理性與感性理論。

Arnold Bennett曾說過下面三句話:
“There can be no knowledge without emotion. We may be aware of a truth, yet until we have felt its force, it is not ours. To the cognition of the brain must be add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ul.”⋯⋯ Arnold Bennett, Bristish novelist, playwright, critic, and essayist, 1867-1931
這三句個人認為是平行關係,可說是對個人「同心圓結構」的不同敘述。其中 “emotion”, “ feeling the force”  “experience (of the soul)” 個人認為是描述感性,其中 “knowledge”, “be aware of a truth”  “cognition of the brain” 個人認為是描述理性,其中 “ours”  “the soul” 個人則認為是指自我,雖然首句文字上缺自我或相似詞,但個人認為在句義中已隱含。Arnold Bennett 這三句證明了個人的三重結構。



Arnold Bennett 與海德格二人都指出感性的力量強大;不過,個人認為他們所見的強大感性力量只是主觀上的強大,即只對人主觀與具相同(主觀)觀點的人們有效,它「並無客觀效力」,因此只是「主觀感性的知識」。

2013  4  日個人以「陳哲」名印製了一張名片,至今發出 500 張以上;在名片的反面印了自創的五個命題,其中第五命題為「在 mind 中自我位於核心,其外第一圈是感性,第二圈是理性;感性影響自我最大;但人要成為理性的才有自我。」在此命題中個人指出感性和理性對自我都有影響,這就是個人的「一腦有二室」或「一 mind 二室」理論;當我們有任何想法時,必須檢驗它來自哪一室。在此命題中個人已明白指出:雖然感性對自我的影響自我最大,但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為自我。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7 Aug 2016
20160807


上為「Mind 的同心圓結構圖」;此圖可幫助了解個人的「一 mind 二室」或「一腦二室」概念,所謂「二室」係指理性室與人天生動物室或感性室,不過理性還有途徑直接連繫到自我。

上為個人對 Arnold Bennett 三句話的詮釋,就是它們在講個人的「Mind 的同心圓結構」。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搜尋「中國沒有哲學」的結果 (搜尋中國沒有哲學)

個人在台灣唸大學時就聽到「中國沒有哲學」的說法,台灣的哲學界當然反駁,個人認為有理。而後個人長期在德國研究哲學,德國的哲學教授沒有人理會中國哲學或中國思想的內容,只有漢學系才會談儒道釋。個人逐漸形成中國沒有哲學的想法,因為個人認為哲學必須是理性的,且認為中國傳統思想非理性的。個人所謂的「理性」是指「人是理性的動物」定義中的「理性」。對此在個人的 Blogspot 已寫了一些。

這個哲學 group 的人好像絕大部份沒聽過「中國沒有哲學」這個說法,這讓我驚奇。此處記錄下今天在台灣搜尋「中國沒有哲學」句的一些結果,以表示此說法先前已存在,非個人的標新立異或特立獨行,雖然他們大多數反對此說法。因為個人的發文在第 16 與第 33 名,所以記錄到第 35 名。香港搜尋的結果應該和台灣有些不同。

以下為第 1-5 名

以下第6-10

以下第11-15

以下第16-20, 個人的在第 16

以下第21-25

以下第25-30

以下第31-35, 個人的在第 33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 世界史應增加個「社會科學興起」的時代 】

【 世界史應增加個「社會科學興起」的時代 】

歐洲近代史與世界近代史上有個自然科學興起的時代,個人認為在此之後,十七八世紀時亞當斯密創造了經濟學、英法權力分立制衡理論等創造了民主制度,這些對人類歷史的影響非常深遠。因此,個人認為世界史分期應增加個「社會科學興起」的時代,此時代主要以十七八世紀經濟學與民主政治政治學為大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興起,這兩種 sciences 的發生都歸功於文藝復興及以後的理性主義、啟蒙運動、宗教改革等時代的新思潮,這新思潮個人稱為思想的「理性化」運動,甚至可說人類是上誕生了「理性思想革命」。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3 Jun 2016
20160613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 超越文化差異 邁向普世價值文化 】

陳哲認為,文化應該往科學的方向走,應該如近代自然科學般地達到普遍有效性,且應該如當代社會科學般地遠超過歷史上的相關理論達到高度可預測性,並明言以道德與普世價值為目標。文化的差異,如同宗教、種族、國族一般,應該是要被超越的。個人認為,文化往科學方向走是文化的首要目標。至於包容文化差異、保護傳統文化等是文化的次要工作。文化工作常常只知次要工作,不知主要工作。

注意下則新聞中如何談文化與普世價值的人權:
1945 10 24 日聯合國正式成立。今年 10 23 日為紀念成立 70 週年,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一項宣告,重申「超越語言、文化和宗教差異,以團結所有會員國」,並「拯救未來世代免於戰爭殘害」的宗旨不變。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說,70 年來聯合國不分種族、宗教、國族、性別或性傾向的區別,已經帶給數百萬人自由,拆除殖民主義,打敗種族隔離,捍衛所有人的人權。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新聞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