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哲學社會科學院 - 民主政治的四層結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哲學社會科學院 - 民主政治的四層結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民主政治理論的四層結構》


民主政治理論的四層結構》
邀請到FB新粉專按讚,網址https://reurl.cc/Q3prqp

民主政治是人類社會至今研發出最佳的政治制度,但它的理論不完整。首先,它預設了一個命題,個人稱此為「政治學的第一原理」,此原理是民主制度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它先實際上是先架構政黨政治一層,然後才架構一層的三權分立的權力機構;最上是三權能產生貼近民意的、較中立的、較客觀的、較專業公共政策的機能。以上這些是民主制度的四層構造。

個人於2012年發表「政治學的第一原理」,其內容為掌權者的本質是保權、濫權、擴權,以至於極權,而且是以秘密的、欺騙的方式。英人約翰阿克頓男爵Lord Acton曾說:「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個人的理論較他的說法更為深入,且明將此定為「政治學的第一原理」。

儒家主張,有仁君就有仁政,也主張內聖外王,但仁政不是培養出或找到仁君就可能;柏拉圖主張「哲學王」的君主,其實歷史上哲學家對於政治鮮有深刻的認識;東西古人皆未觸及政治的真正問題,也就是第一原理。柏拉圖批評民主政治會變成暴民政治,這論述有部份正確,但根本上是不夠深入,他沒有看到政治的主要問題是在掌握權力的人。自近代歐洲創作三權分立說開始,人類社會政治才有實質的進步,不過它的理論還很混亂,首先它內部對於政黨政治的角色解釋不清,更根本的是它沒有看到它假設了「政治學第一原理」。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6 Aug 2020



民主政治的四層結構
邀請到FB新粉專按讚,網址https://reurl.cc/Q3prqp

民主政治是人類社會至今研發出最佳的政治制度,但它的理論不完整。首先,它預設了一個命題,個人稱此為「政治學的第一原理」,此原理是民主制度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它先實際上是先架構政黨政治一層,然後才架構一層的三權分立的權力機構;最上是三權能產生貼近民意的、較中立的、較客觀的、較專業公共政策的機能。以上這些是民主制度的四層構造。

個人於2012年發表「政治學的第一原理」,其內容為掌權者的本質是保權、濫權、擴權,以至於極權,而且是以秘密的、欺騙的方式。英人約翰阿克頓男爵Lord Acton曾說:「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個人的理論較他的說法更為深入,且明將此定為「政治學的第一原理」。

儒家主張,有仁君就有仁政,也主張內聖外王,但仁政不是培養出或找到仁君就可能;柏拉圖主張「哲學王」的君主,其實歷史上哲學家對於政治鮮有深刻的認識;東西古人皆未觸及政治的真正問題,也就是第一原理。柏拉圖批評民主政治會變成暴民政治,這論述有部份正確,但根本上是不夠深入,他沒有看到政治的主要問題是在掌握權力的人。自近代歐洲創作三權分立說開始,人類社會政治才有實質的進步,不過它的理論還很混亂,首先它內部對於政黨政治的角色解釋不清,更根本的是它沒有看到它假設了「政治學第一原理」。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6 Aug 2020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政黨政治在政治制度與選舉制度的關鍵地位》

《政黨政治在政治制度與選舉制度的關鍵地位》

在政治制度上,個人認為內閣制優於總統制,因為黨同伐異所以三權獨立運作相互監督制衡的功能實際上很少發生。真正能達到監督與制衡作用的是政黨鬥爭。政黨如號鬥的狗,政黨政治如數隻好鬥的狗天涯纏鬥,鑽進任何可能隙縫窮追猛打,廣度與深度遠超過三權。基本上,政治制度可能應以政黨政治作為政治的基礎設施,取代舊有的三權分立體制,因為政黨才有源源不斷的政治動力。政黨鬥爭或低水準的政黨政治可避免極權政體剝奪人民權利的政治危險;在優質的政黨政治溫床之上,則可逐漸培養出中立的、專業的、價值的權力,包括三權分立與制衡體制。

在選舉制度上,因為政黨政治優於三權分立,所以選舉應選黨不選人。如何選黨呢?選擇政黨的標準有下列的順序:先看政黨的理念,再看政黨的腐敗程度,最後才看政黨推出的人選。如果政黨嚴重腐敗,則這個黨表裡不一,其理念也變得無意義。人選為何只在第三位?因為適當的人才是否有機會出頭要靠運氣,或有無群眾魅力,但這些與政策的優劣其實無關;如果政黨優質但候選人弱,他當選後可能需與黨內更多人分享權力、集體決策,優質黨內較多沒機會出頭的人才。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3 Oct 2018


上述理論以個人提出的「政治學的第一原理」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