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柯合作」與「柯蔡會」合縱連橫 既聯合又鬥爭
1124 民進黨大敗即有「綠柯合作」或「綠白合作」,1213「柯蔡會」,對此個人曾寫三篇,下為其中兩篇。
個人自始即主張「綠柯合作」,民進黨長期跟宋楚瑜、王金平合作,為何不可跟柯文哲合作?打得死就打,打不死就要合作,合作是合縱連橫,既合作又鬥爭。政治就是不能打敗仗,打敗就是做奴隸。
「蔡柯會」開始就有人帶風向,說蔡英文笨,一大群綠營也如此說。個人認為只要是為人民,心胸坦蕩,有時就要勇敢去做,不計較個人得失毀譽,權謀上也不用太操作,人民也能從誠懇角度看事情。「蔡柯會」現場直播,蔡英文移樽就教,雖居上位,敦厚有節謙恭下士,愛台灣愛到有宗教精神。奇怪,一些教徒為何看不到?「蔡柯會」上柯傲慢殘忍、操作過度,台灣人看在眼裡。會後民進黨提名何志偉,事先已分析得失、講清立場、仁至義盡,今全力支持自家人,綠白開打,先禮後兵,柯魔理虧、進退失據。
陳立民 (陳哲) 於 16 Dec 2018
個人贊成「綠柯合作」,民進黨與柯文哲合作,就像民進黨長期以來與宋楚瑜、王金平合作一樣,既聯合又鬥爭。個人和民進黨一樣主張,大同士林區立委補選合作,但這合作是民進黨支持自己的人選,隨便柯的態度如何,表面上不出惡言。下面是講一般性的理論:
《支持綠X合作 合縱連橫 既聯合又鬥爭》
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大局總戰略最重要,當自己實力無法完成此戰略計劃時,不宜直接上戰場,而是要事先合縱連橫竭盡可能找盟友,增加戰勝的機會。孫子兵法也說「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敗」打戰不是逞英雄,也不是賭博,「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戰一定要有謀略,毛澤東的「統一戰線」說「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個人認為這還可以加上「現階段」,也就是「結合現階段的次要敵人,打擊現階段的主要敵人」。每一階段的敵人都不一樣,要縮小打擊面才容易成功。
民進黨在許多地方靠自己不會打勝仗,而政治是講實力的,這個時候就要「結合現階段的次要敵人,打擊現階段的主要敵人」,也就要找盟友。一般來講民進黨或本土勢力的最大敵人是國民黨,民進黨實力不夠時,就要聯絡一切非國民黨力量,秉持「不是敵人就是同志」的原則與他們結盟合作。其實民進黨建黨之前的同志就用過這方法,那時國民黨掌控台灣各種力量,這些建黨前同志就自稱「黨外」(國民黨之外),只要不是國民黨的都是盟友,這是「伐交」的典範。事實上民進黨的興起除了吸引人民的理念等外,也是透過聯盟、收編等戰術,才逐漸成功的。政治是沒有憐憫的,政治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政治就是不能打敗仗。所以,在每一場選戰或政治角力時都要拋棄一切恩怨、情緒等,嚴格遵守「結合現階段的次要敵人,打擊現階段的主要敵人」、「不是敵人就是同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等的紀律。雖結盟,但與盟友的關係是「既聯合又鬥爭」,聯合原則不只是利益的交換,也要有價值的底線,或為了保存基本價值的生機。選舉時甚至國民黨提名人才是唯一敵人,其他願意聯合的、投靠的國民黨員也要聯合或收編。為了實現理想,甚至要「與魔鬼握手」,民進黨長期以來不只和獨派陣營的政黨合作,甚至也和藍營、統派合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宋楚瑜與王金平,新的情況是綠柯合作。民進黨的支持者必須接受自己單獨實力不足的事實,必須全力支持這唯一有成功機會的本土力量。在有些戰局甚至必須「與魔鬼握手」;這些戰局的問題不是合不合作,而是如何細膩地操作這種「合作」,合作不是不鬥爭,而是「既聯合又鬥爭」。選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也拜訪王金平,這甚至是「綠藍合作」,綠營卻無人批評。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6 Dec 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