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 星期五

《波柏的「可否證」知識論 為哲學史上第一個「非證成」批判主義哲學》

 《波柏的「可否證」知識論 為哲學史上第一個「非證成」批判主義哲學》

 

十六世紀的笛卡爾發明了認識論或知識論,還有十八世紀的休謨與康德,個人認為,這三位理性主義者主張,人沒有發現顛撲不破真理與建構客觀知識的能力。

 

二十世紀奧地利出生的哲學家卡爾·波柏(Karl Popper,或譯「波普」、「波普爾」)看到這三位所說客觀知識的困境,創作出知識的 「經驗的可否證原則」(德文原文「das empirische Falsifikationsprinzip」,英譯「empirical falsification」,簡稱「可否證性」或「可證偽原則」,日譯「反証主義」),這理論主張分別知識與非知識的方法就是知識是可以後來被否定掉或證明它錯誤的。我們所見到的自然科學理論就是不斷地被推翻、被替代,這理論符合與反映了這個事實。我們要問:為什麼其它哲學看不見這事實?與不以這基本事實為起點?

 

波柏之前的哲學,不論主張人可建立或不可建立客觀知識都是以「證明成立」 (justification)或「不能證立」的方式論證的。波柏推翻這個傳統,「逆轉」它,以「可反證的」或「可否證的」或「可駁斥的」方式論證知識的性質與客觀知識的可能性,因此就被稱為「哲學史上第一個非證成批判主義哲學」(the first non justificational philosophy of criticism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波柏的「可否證性」理論在德語哲學裡幾乎都放在「Erkenntnis- und Wissenschaftstheorie(認識論與知識論)內,它是認識論與知識論,它是在區別知識與非知識 (Wissen und Nichtwissen1984) 。在中文裡「科學」為歧義詞且與知識不同義,根據德文可能比按照英文翻譯更準確,還更見到歐洲近現代「知識論」的問題。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2 Jul 2024


《波柏的「可否證」知識論 為哲學史上第一個「非證成」批判主義哲學》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