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人類原初的、人之動物本性的認知方式不是接受式的、空白的,而是投射燈式的、投射特定意義模式的,其投射的主要意義模式是由無意識的防衛機制產生,目的在使人免於對死亡的恐懼而能存活下去,例如天道、天人合一。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Nov 2021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人類原初的、人之動物本性的認知方式不是接受式的、空白的,而是投射燈式的、投射特定意義模式的,其投射的主要意義模式是由無意識的防衛機制產生,目的在使人免於對死亡的恐懼而能存活下去,例如天道、天人合一。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Nov 2021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人類原初的、人之動物本性的認知方式不是接受式的、空白的,而是投射燈式的、投射特定意義模式的,其投射的主要意義模式是由無意識的防衛機制產生,目的在使人免於對死亡的恐懼而能存活下去,例如天道、天人合一。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Nov 2021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人類原初的、人之動物本性的認知方式不是接受式的、空白的,而是投射燈式的、投射特定意義模式的,其投射的主要意義模式是由無意識的防衛機制產生,目的在使人免於對死亡的恐懼而能存活下去,例如天道、天人合一。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Nov 2021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個人半年內兩次被稱讚「正氣凜然」

個人半年內兩次被稱讚「正氣凜然」


民進黨2008年下台,馬英九與國民黨上台,台灣面臨民主倒退與國共聯合併吞台灣的危險,此刻個人投入街頭運動,直接保衛台灣,個人在街頭組社團,也有些名度。個人獲得一些稱讚,在這半年內個人兩次被稱讚「正氣凜然」


上方圖片見今年個人03/26個人po出與家母到家父靈位清明掃墓照片時,一位自2008年起在街頭常碰到但沒在一起吃過一次飯的楊月大姊留言「老太太好福氣,有個正氣凜然的兒子!」。這位楊月大姊曾多次上媒體有些知名度,她的街頭抗議社團成立時,當時的民進黨蔡英文主席曾出席。



上方圖片見今年09/03個人貼出2013年社團抗議舊照時,一位在臉書上新結識的朋友許桂先生來留言,稱讚個人「正義凜然 令人動容」。這位許桂先生是某出版相關業協會原始創會人。

以上二人皆非泛泛之輩,不需討好個人。


上方截圖見這位許桂先生在09/22個人文中有留言「久仰盛譽 傾慕殊殷 立德立功 令人動容」,個人不知他認識個人多久,感謝他的稱讚。


當人被稱讚時很感謝,但對一般稱讚語不會太注意,當個人短期內兩次被同樣的不尋常用語稱讚時就引起個人注意。這是個人給一般人的感覺嗎?


「正義凜然」或「正氣凜然」令個人想起中學時個人曾連續五個學期擔任風紀股長的歷史,當時同學說我「正直」、「敢打抱不平」等,選上這職位是需要被同學覺得你有正義感的。連任五學期風紀股長個人感覺是自己獲得的勳章。此處感謝這兩位大方讚譽個人的臉書朋友!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個人被最大電子出版社說「對於您豐富的回饋,感到非常驚喜」感到被恭維與感謝。

這家「聯合XX」是台灣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大的電子出版社,它的國際客戶有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它至今出版了標點版古今圖書集成、中研院人文社會相關研究所期刊,香港的九十年代,甚至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刊物。它請求個人兩篇在當代雜誌舊文的作者授權書。書信往返,今日獲回函說「對於您豐富的回饋,感到非常驚喜」。個人感到被恭維與感謝。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幸福的定義;人生是追求人生的意義》

《幸福的定義;人生是追求人生的意義》

祝福朋友時人們常說「祝你幸福、快樂!」,農曆年時華人習慣在家中貼上「福」字。哲學是追根究底的學問,學哲學的會問:「幸福是什麼?」
查《維基百科》中文版「幸福」一條,覺得寫得不好,英文版覺得還可;查最有名的線上哲學辭典《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的「happiness」條,覺得也可以,但都太長。

















上為維基百科對"happiness"的定義。



上為: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給 "happiness" 下的定義。為Dan Haybron在 2020年所寫。


幸福是什麼? 個人給幸福下的定義為「幸福是人感性的滿足或人動物性需求的滿足。感性個人認為是人的動物性」。








幸福被個人歸類為感性或人動物性的事。這問題不是在這就結束了,哲學對這問題還可以從幾個方向持續追問,個人回到開始「祝你幸福!」的現象,問:「幸福在人生的重要性為何? 或它在人生的地位為何?」

個人認為,人生是追求人生的意義,並且只有求真與求善的行為才可能為人生帶來意義。對人生最重要的是人生的意義,不是幸福。

但因為人會死,而且死亡是終極的滅絕;為了憐憫蒼生與珍惜短暫人生,個人認為只要在不違反真與善的原則下,人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人生整體而言是追求真、善及幸福。




《美國獨立宣言》中說人享有「生命權、自由權、追求幸福的權利」,個人認為這主張值得稱讚,不過幸福權需更詳細的規範,然後就可寫入憲法成為需保障的公民的權利。

下見2021年個人製作的一張圖卡:





其內容:

《人生追求真、善及幸福》

人生的意義只和真、善有關;只有當做真與善的事時,人生才有意義。只要不違反真與善,人有追求幸福或happiness的權利,不過幸福並不能賦予人生意義;幸福是人動物性需求的滿足,或感性的滿足;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這三件事;只要不違反真與善,人有追求幸福或happiness的權利,這宜寫入憲法。

反之, 佛教認為慾望(貪愛)是眾生煩惱、痛苦和輪迴的主因之一,要修行斷除貪、瞋、癡等煩惱,這是與人生有仇,摧毀生命。


陳立民 Chen Lih-ming (陳哲) 於 22 Sep 2021

《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

 《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

人生的意義只和真、善有關,只有當做真與善的事時,人生才有意義。只要不違反真與善,人有追求幸福或happiness的權利,不過幸福並不能賦予人生意義;幸福是人動物性需求的滿足,或感性的滿足;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這三件事;只要不違反真與善,人有追求幸福或happiness的權利,這宜寫入憲法。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2 Sep 2021




《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
人生的意義只和真、善有關,只有當做真與善的事時,人生才有意義。只要不違反真與善,人有追求幸福或happiness的權利,不過幸福並不能賦予人生意義;幸福是人動物性需求的滿足,或感性的滿足;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這三件事;只要不違反真與善,人有追求幸福或happiness的權利,這宜寫入憲法。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2 Sep 2021